唐代的墓前石刻则以墓碑为主,辅以石人、石兽等。”隋唐两代帝王、贵族,多半埋葬在长安、洛阳,两京附近。特别是唐代帝王,连同他们的先祖,埋葬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的乾县、礼泉、泾阳、三原、富平、蒲城等六个县的长达约150多公里的山区和高原上。唐代帝陵前的石刻群组合形制是从唐高宗、武则天的乾陵确定下来的。乾陵的南门(朱雀门)前,陈列有石柱(即华表)一对、飞马一对、鸵鸟浮雕一对,石马五对,两手握剑石人十对,神道碑一对,少数民族首领石像六十一尊以及门前的石狮。
曹魏时期,曹操提倡薄葬并禁碑,因此也不可能有墓前石刻群。西晋时期,神道石刻又有出现,洛阳邙山就有西晋“故散骑常侍骠骑将军”韩寿墓前神道石柱,黄河以北博爱县也发现有神道石柱。西晋和十六国时期,因曹魏遗风和少数民族初入中原等原因,墓前设置石刻也没有什么规矩,立石柱也只是作为墓前标志。东晋门阀士族统治,封建礼制并没有较大的改变,只是进一步得到加强。南朝陵墓上墓碑与其他石刻组合基本上沿袭东汉。
坟墓前并非只有孤立的墓碑,总与周围的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在历代帝王或皇清国戚,文武重臣的墓地上,往往要在墓前神道(即通往墓地的中央大道)两旁设置石刻群,即墓碑、石柱、石刻人像、石刻动物等。关于神道石刻的作用很早就有人进行了专门论述,唐代封演在其《封氏闻见记》卷6“羊虎”条中说:“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、石辟邪、石象、石马之属,人臣墓前则有石羊、石虎、石人、石柱之属,皆所以表饰坟垄,如生前之仪卫耳。”又引《风俗通》讲“墓上树柏,路头石虎。《周礼》‘方相氏葬日入圹,驱魍象’,魍象好食亡者肝脑,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以禁御之,而魍象畏虎与柏,故墓前立虎与柏。”随着东汉墓碑的兴盛,墓前设石人、列石兽、立墓碑才真正意义上组合起来,一并完善了地上墓葬石刻设施的目的:标记、装饰、表示墓主人显赫的身份地位和生前仪卫、驱邪赶鬼、护卫等作用。